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在检察机关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赣榆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立足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深入调查走访,践行检察初心
院党组带领全体检察干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和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检察初心、怀仁至善”理念,引导广大检察干警不断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推动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肖楠深入田间地头、蓝湾百里、车间码头、业务部门,调研检察服务乡村振兴,研讨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座谈企业法律需求,了解司法办案数据等情况,研究以高质效办案、高质量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思路和方案。
其他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业务,带着问题、带着任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有的领导顶风冒雨到生态修复现场、被司法救助对象家中、民事检察监督对象单位实地走访,和干警一起研究工作方案、发放宣传资料、商讨多元救助对策。有的领导深入学校了解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情况,调研学校、学生对法治的需求,推动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干警集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有的领导走进工厂车间、走进电商直播间、走进工人中间,问需问计,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优质的检察服务。有的领导带领干警上广场赶大集面对面普法,入商铺进农户调纠纷送温暖,让人民群众在检察服务中有更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门提示风险,护航民企发展
“要想把检察建议做到刚性,首先必须制作刚性的检察建议。”检察官在办案中始终按照院党组提出的“检察初心、怀仁至善”理念,以求极致、达至善的标准,高质效办理涉民企案件。针对办案中发现涉案企业存在制度建设、经营管理等问题,认真开展调研座谈,精准制作“对症开方”的检察建议书和风险提示函,当好企业“老娘舅”。
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连云港某实业有限公司3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职务侵占犯罪案件,这两起案件虽不足以造成企业经营的严重混乱,却暴露出一些日常管理漏洞和潜在的风险隐患。
为了帮助企业补漏查缺、规范管理,宋振中专委带领部门干警深入涉案企业了解经营环境、内部管理和人员履职情况,认真核实犯罪嫌疑人供述中提到的“审核把关不严,可以钻空子”等情况是否确实存在,从“提出问题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入手,制作送达《法律风险提示函》,让企业整改落实有依据、健全制度有指引、规范经营有遵循,紧接开展一系列送法进企业活动,受到热烈欢迎和称赞。
研判海洋碳汇,替代修复生态
被损害的生态环境不好修复怎么办?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在能动履职中不断更新司法理念,探索创新购买碳汇等替代性海洋生态修复方式。
2019年5月至7月间,祁某某等人在禁渔期使用国家禁用渔具非法捕捞花蛤苗56万余斤,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2020年4月15日,赣榆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依法判决祁某某等人连带承担海洋生态资源损害赔偿金241万余元。
为有效恢复受损害的海洋生态系统,赣榆区检察院邀请连云港市检察院和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等专家学者共同研判,积极探索海洋蓝色碳汇生态代偿修复。2022年6月,用110万元损害赔偿金购买鱼苗200万尾向国家级海洋牧场放流;2023年4月,再次将执行到位的赔偿金余款中的50万元,用于海头镇小口村槐树林(省级沿海防护林)海洋碳汇生态修复。此次生态代偿修复补植200株刺槐、5000平方米草坪,预计三十年时间累计产生3000余吨固碳,将有效修复海州湾湿地蓝碳生态系统。
今年6月,在座谈研讨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赣榆区检察院出台《关于在贝类非法捕捞案件中适用海洋碳汇赔偿机制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试行)》,在全国首次明确海洋检察公益诉讼办案中贝类海洋碳汇损失计量方法及损害赔偿机制,抓纲代目为海洋碳汇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工作提供操作指南。
数字检察赋能,守护医保资金
2022年3月,检察官在开展保护国土国财专项监督行动中发现,王某在2021年1月发生交通事故后,伙同他人编造被害人跌伤的谎言转嫁责任到医保部门,骗取医保资金21万余元。
为此,检察官对外伤类案件医保报销情况开展专项调研,走访区医保局、公安局、法院、人社局,依托各行政部门大规模、多样化、高价值的数据为基础,研发医疗保险基金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型,打通“数据孤岛”。
2023年1月,赣榆区检察院成功研发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外伤类)保护检察监督模型,将相关行政机关数据汇集上传至监督模型,实现医保报销明细信息与公安机关交通事故案件信息、公安机关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法院民事裁判文书、人社局工伤保险报销信息等进行分析比对。
2023年4月,连云港市检察院在全市推广这一大数据模型,截至6月,全市累计发现涉嫌骗取医保基金线索400余条,涉案金额达到400余万元。同年5月,在江苏省检察院的指导下,监督模型在南通全市推广应用,目前已发现涉嫌骗取医保基金线索70余条,涉案金额达到100万元。
“要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化成果运用,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转化为解放思想、推进工作、破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同时要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营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浓厚氛围。”肖楠检察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