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赣榆区检察院举办强制报告公开课——以法治之光照亮“隐秘的角落”
2025-07-14 09:43:00  来源: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

  为切实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近日,赣榆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为青口镇儿童督导员及妇女主任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强制报告公开课。此次培训聚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旨在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与履职能力,织密保护未成年人法治之网。

  公开课上,检察官结合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一一解读什么是强制报告、谁来报告、向谁报告、报告什么。

  “强制报告,是必做项而非选择题。这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善意提醒,而是必须做的法律义务。”检察官强调说,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其核心要义在于让每一个“发现者”都成为孩子们的“守护者”。根据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居委会、村委会及学校、医院、儿童福利机构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面临不法侵害危险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

  哪些情形属于必报项?检察官明确列举了9类关键场景:未成年人身体出现非正常损伤、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长期无人照料、被遗弃、被组织乞讨等等。检察官特别强调,只要发现这些情况,哪怕只是疑似,都要第一时间报告。早一秒报告,孩子就少一分危险,及时报告能为固定证据、救助孩子赢得黄金时间。

  “报告是责任,更是救赎。不报告?要担责!”课上,检察官向儿童工作者们以案释法。某医院医生接诊时发现儿童伤情疑似人为所致,果断报警,让施暴者迅速落网;而某居委会因未履行报告义务,不仅受到检察建议督促,更错失了保护孩子的最佳时机。这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让在场的督导员和妇女主任们深刻认识到,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就是为孩子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将面临处分。强制报告既是悬于肩头的责任约束,更是为未成年人铺就安全成长之路的坚定承诺。

  培训最后,检察官呼吁:保护孩子,需要每一个人的“火眼金睛”和“挺身而出”。强制报告制度不是一道冰冷的条文,而是一束照进角落的光,让隐蔽的伤害无所遁形。

  此次培训不仅让青口镇儿童工作者们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干货,更拧紧了肩头的责任发条。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法治力量,在社区、在一线,当好孩子们的贴心守护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编辑: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