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方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
答:为全面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培养、造就一支实战型、复合型、职业化、专业化检察人才队伍,根据我院目前检察队伍人员结构现状,在全院范围内全面实施以年轻干警为主体的才人培养计划。
问:年轻干警培养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检察干警;建立培养体系完善、措施健全、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年轻干警培养工作新机制;年轻干警队伍的知识结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与检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我院奋力争创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的新要求基本相适应。在全院年轻干警中加速形成有旗必扛、有杯必捧、有牌必争的争先氛围;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而必成的创新意识;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彰显一流的履职能力。
——年轻检察干警队伍的整体实力走在全省、全市检察系统前列。力争到2019年年底培养出1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4名以上高层次检察业务人才。在全省“十佳”公诉人、“十佳侦监能手”等各类检察人才评比活动中争取榜上有名,力争参加全国的比武竞赛。确保每年全市检察系统业务技能竞赛中进入团体前三,2名以上干警进入个人前十。力争每年各条线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组织的比武、竞赛和其他各种竞赛类活动中进入先进行列。
——年轻干警执法办案、法律监督、综合素能等各方面的能力更加突出。全面提高年轻检察干警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清醒、敏锐的能力;科学分析、判断形势,驾驭检察工作全局的能力;正确理解立法精神,综合运用法律指导办案实践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解决检察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检察工作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公正执法、廉洁办案的能力。
——年轻干警培养工作的各项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完善员额检察官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检察辅助人员入额积分评价机制、行政人员职级晋升积分评价机制、检察调研信息宣传考核办法、检察干警绩效考核等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氛围。实现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有机结合和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保持年轻干警培养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问:如何切实提高年轻检察干警的专业化水平?
答:1.加快年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精通法律、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和检察实践能力,能指导、解决疑难复杂案件,承担重大课题和开展其他专项工作的年轻高层次人才。重视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突出高层次人才在司法实践、理论研究中的领军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根据检察工作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对检察业务专家的培养对象,主要采取高学历教育、接受国内外高层次培训和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重大课题研究等方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参加高学历教育、进行跨学科学习研究、组织专门进修或培训等方式。对专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组织进修、专门培训等方式。
2.加强年轻干警业务骨培养。大力提倡在岗位实践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开展经常性的技能竞赛,鼓励年轻干警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初步建成一支法律基础理论和检察业务知识扎实的年轻检察业务骨干队伍。切实加强对年轻检察业务骨干的统一管理和分类使用,发挥好业务骨干在办案实践、实务研究、司法交流和科技强检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年轻检察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由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警帮带工作能力较弱的干警,着力促进全员提高、全面提高。
3.重视检察行政人员队伍建设。根据各类岗位的实践性、技能性要求,按照人才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政工人才、检务保障人才、检察技术人才等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各类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保障检察事业创造条件。针对专长和能力素质结构,创造各类实用型人才发展成才的机会,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在职级晋升、选拔使用上给予行政部门优秀的年轻干警以政策性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为检察事业奋斗的决心。
——检校共建。加强与法律院校的合作共建。与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建立共建关系,依托高校专家学者的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和信息共享。加强“网络课堂”建设,依托高校开发优质网络培训课程、课件,建立远程教学资源库。开设检察专网教育培训专栏、开辟网络学堂、开展网络直播授课。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参与指导我院国家级、省级法学课题的申报、理论研究成果的形成和结题,邀请其到我院授课辅导。接受合作院校法学院学生到我院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组织我院年轻干警赴高校学习培训。
——检检交流。通过组织运作的方式,选择一至两家国内或省内岗位领兵、人才培养机制和成效全国领先,检察业务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数量荟萃的基层检察院,作为检检合作共建单位。目的是吸收其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机制和举措,为我所用,助我成才。邀请共建院人才到院与我院与年轻干警开展教学赛、观摩赛、友谊赛,请共建院的业务专家和岗位能手介绍心得体会和成长历程、开展现场对口辅导讲座、进行已办案件的公开点评分析。组织我院年轻干警到共建院挂职、进修、学习。
——师徒结对。充分发挥院内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在全院各业务部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在结对期间通过业务骨干与年轻干警共同办理案件的方式,从审查起诉、制作法律文书、汇报案件、出庭公诉、化解矛盾、法律监督等方面对年轻干警进行指导。结对周期为三年,为保证师傅倾力指导徒弟,徒弟认真学习,以组织形式加以督促考核,制定出台《师徒结对考核评价办法》,对师傅不认真履行辅导职能的不予解除结对关系和入员额,徒弟不认真学习的,不予出师和入员额。
——大学堂。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区检辩活动室的作用,每周由两名业务部门年轻干警围绕事先确定好的主题开展辩论,院里的业务骨干轮流担任专业评审团进行现场点评,全院干警共同参与评议。每年根据点评和评议结果排名,评选出十佳检辩能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检察参谋团。积极调动年轻干警思维活跃、思想前卫、开拓性强、接受新兴事物快,善于打破传统束缚禁锢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为党组决策服务、为领导研究服务、为检察工作服务的参谋助手和智囊团作用,因势利导、因人制宜,建立赣榆区检察院检察参谋团。参谋团为我院临时性非常设机构,受检察长直接领导。参谋团团长由检察长指派人员担任,副团长同样依据三三制原则,每一个层次选择一名年轻干警担任。参谋团每个月活动一次,活动以献策献计、畅谈思路、法律研讨等为主,不得讨论院内具体案件、不得针对个人进行批评讨论。活动结束后,根据讨论记录,形成纪要稿件,由团长直接向检察长汇报。可设定金点子奖,调动年轻干警的积极性。对建议被采纳或者以制度形式在全院实施的建议人予以表彰奖励。
——课题攻关组。在全院范围内成立五个课题攻关组,
即刑事检察组、法律监督组、民事行政检察组、案件监督管理组、检察政治思想研究组五个组,法学社社长作为检察理论调研部门负责人为总联络人,负责向五个小组负责人及时通报课题申报时间、进度和要求,负责协调相关事务,为开展研究提供便利。检察业务组以不少于5人为宜,其他以3-5人为宜。每组设定一名小组负责人。每年到课题申报时间,根据课题申报限制的内容,由相关小组去申报,办公室负责订阅各类法学核心期刊。
——专业研讨组。根据检察工作特点和省、市检察机关考核的相关要求,分门别类的成立专业研讨组,提升法律政策理论水平和办案专业理论水平。可成立类案分析研讨组、疑难案例分析组、社会热点案件分析组三个组别,院里可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辅导。
——辩论竞技场。每年组织一到两场公诉对抗赛,全院范围内具有法律资格的40周岁以下业务部门干警全员参与。邀请专家或由分管业务的检察长进行点评,并评选出优秀辩手予以表彰奖励。
——赣检大论坛。在我院检察微信、微博和内网平台开辟大学习、大讨论的论坛平台,鼓励年轻干警交流工作、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法律理论与事务探讨,为检察工作的综合管理、队伍建设等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才智T型台。鼓励年轻干警勇于登台、勇于亮相,组织全院性的演讲、体会交流活动,由年轻干警登台展示。此外,可由院里的年轻的业务骨干上台结合工作实际讲课。
——导师培养制。这主要针对培养全国、全省性检察业务专家和高层次人才。经过培训、锻炼和观察,由院党组研究确定一定数量的重点培养的骨干和对象,采取开小灶、压担子的办法,邀请专家学者以导师带研究生博士生的方式,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促使其成才。
——比武专业队。成立一支相对固定维持在30人左右的比武专业候补队。选择的队员为考试能力强、业务精通的年轻干警。在岗位实践积累为主的基础上经常性的开展比武竞赛的专门训练。一旦有比武竞赛任务(全院性的综合比武),根据上级要求,原则上从这30人根据比武性质、类别和人员特点再优中选优,组成参赛队伍后再进行赛前强化封闭训练。